2016年8月11日,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到东昌府区进行了现场调研。徐书记在调研中对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提出了“扎实推进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,打造依法治理的区域品牌”的具体要求。
徐书记指出,法律是治国之重器。只要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法治意识、法治精神,对法有所遵循、有所敬畏,自觉做到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,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过去,有的地方做信访、维稳工作,曾陷入“花钱买平安、摆平就是水平”的被动格局中,导致在社会治理中失去了公信力和公正性,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实现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的要求,在全市推行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,就是适应当前的新形势,打破原来那种拍脑袋、简单粗暴、长官意志的观念,摒弃为维稳而维稳、为信访而信访的工作思路,推动靠法治手段、法治途径、法治措施来化解矛盾、解决问题。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是我市的一项创新,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要继续提升和发扬,努力把这项工作打造成群众工作和社会治理强有力的区域品牌。
徐书记强调,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,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大工程。各级要认真贯彻执行,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全面维护群众权益。要通过这项工作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,确保群众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。二是监督公正执法和公正司法。社会主义法治制度下的律师应当是法律的坚定维护者。行政执法和公检法的司法行为是否公正,律师有专业的评判,群众对律师也比较信任。村(社区)里一旦有群体性事件或大规模上访事件发生,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。如果是因为政府合法行为引发的,要从法律角度做好与群众的沟通解释工作;如果是政府机关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的,要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,帮助群众说话,并及时反馈上级党委、政府坚决纠正、依法处理;如果是司法案件判决后群众不服的,要出面帮助群众判断是否存在司法不公的问题,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。前几年,有的地方由于司法不公导致了冤假错案,很多年过去了再去纠错,但是已经对当事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。通过律师提前做工作,可以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。三是监督和保护干部。一方面,基层干部在救济金发放、低保金领取、土地流转等工作中,是否依法依规、是否公平公正。律师可以为群众提供法律顾问服务,一旦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的,马上反映问题,有关部门要严肃处理。另一方面,现在大多数基层干部都在依法办事,很多工作都做得不错。但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不顾事实真相,搞新闻炒作、污蔑诽谤,抹黑干部形象,这时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就要站出来说话,为清白的干部作证,合理地引导舆论,避免极端事件发生,保护好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四是推动普法宣传。过去的普法宣传很多就是读法律条文,内容比较枯燥,群众也记不住,吸引力不够。现在律师下村进社区要用身边事、身边人的生动案例做普法宣传,以案释法更容易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。同时,还可以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、与群众文化生活相联系,把法律故事编排成文艺节目,让群众演、让群众听,使普法教育真正进入基层、进入群众中,推动形成人人守法用法遵法的社会氛围,农村法治基础就打牢了。
